水土流失是指因为自然或人为原因的影响、雨水不可以就地消纳、顺势下流、冲刷土壤,导致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。重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、土地借助不当、地面植被遭破坏、耕作技术不合理、土质松散、滥伐森林、过度放牧等。
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
(一)自然原因
1、气候:所有些气候因子都会对水土流失产生影响,其中暴雨是导致紧急水土流失的直接动力和主要气候因子,暴雨雨滴大,降雨动能大,溅蚀力强,形成的径流来势猛,历时短,强度大。
2、地形地质:地面坡度、坡长、坡型等对水土流失的产生有要紧影响。岩石性质影响风化物和土壤种类的形成,同时影响风化物和土壤的抗蚀能力。除此之外,岩层的倾斜度对水土流失也有影响。
3、植被:植被是控制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,几乎在任何条件下植被都有阻缓水蚀和风蚀有哪些用途。好的植被,可以覆盖地面、截持降雨、减缓流速、分散流量、过滤淤泥、固结土壤和改良土壤,能降低或防治水土流失。植被一旦遭到破坏,水土流失就会产生和进步。
(二)人为原因
1、人口增长快,环境人口容量紧急超载,不断破坏植被开垦荒地,过度借助自然资源,致使土地借助结构不合理,耕地(主如果坡耕地)比率过大,农业经营粗放,生产水平非常低,天然草场超载放牧,退化紧急,不可以发挥生态防护效益,导致水土流失加剧,生态环境恶化。
2、“越穷积累越少,积累越少越穷”的恶性循环。另外,滥挖、滥伐等人为破坏活动和近年来生产建设项目不注意水土资源、自然植被和水土维持设施保护,人为导致新增水土流失。
水土流失的治理手段
1、生物手段
生物手段主要指种树种草,这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手段之一,但种树种草要因地制宜,沟壑斜坡上适合种护坡林,沟壑中则应沿着侵蚀沟道植树,有的区域还应辅以工程手段。
2、工程手段
兴修水库、修建水平梯田、打坝淤地等都是工程手段。在沟道里打坝淤地,拦蓄泥沙,不仅能够预防泥沙流入河中,还可以在淤地上种植庄稼,治沙成效显著。
3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
小流域指等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。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过程中,应注意贯彻生物手段与工程手段紧密结合的原则。
水土流失的害处
水土流失的害处性非常大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1、使土地生产力降低甚至丧失: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,约占中国的1/6,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。土壤中流失的氮、磷、钾肥估计达4000万吨,与中国目前一年的化肥施用量相当,折合经济损失达24亿元。
长江、黄河两大水系每年流失的泥沙量达26亿吨。其中含有些肥料,约为年产量50万吨的化肥厂的总量(此句不通,请查原文)。
难怪有人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,而是中华民族的“血液”,这样大片肥沃的土壤和氮、磷、钾肥料被冲走了,势必导致土地生产力的降低甚至完全丧失。
2、淤积河道、湖泊、水库:浙江虽然水土流失较轻,可是省内有8条水系的河床常见增高了0.2—0.1米,内河航行里程目前比60年代降低了1000公里。
3、污染水质影响生态平衡:目前,中国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江、河湖(水库)水质的紧急污染。水土流失则是水质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。长江水质正在遭受污染就是典型例子。